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科技创新打造百亿企业1

作者:changsong来源: 更新时间: 2018-11-27

近日,记者一行来到了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采访。据悉,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材料研究基地和行业技术开发中心、有色行业最大的民口军工配套单位。始建于1965年三线建设期间,于1995年从宝鸡搬迁至西安,1999年转制成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2000年划归陕西省管理,2002年被省委省政府确立为陕西省材料科学工程院,2008年被陕西省列为重点培育的28家百亿企业之一,2014年组建陕西省稀有金属科工集团,2015年被省委省政府作为“一院一所”模式在全省范围内示范推广,2016年被国务院列为西安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深化改革试点单位。

  时至今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已经发展成为地处西安、宝鸡两地五区,占地3300亩、52万平方米,正式职工3200余名,资产规模96亿元,2016年综合收入101.5亿元,国内稀有金属材料领域唯一的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的大型科技集团。综合收入连续五年居于全国有色行业院所首位,多项指标进入全国转制院所前十位。

  据负责人介绍,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始终以科技创新为根本,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技术,建成了由15个研究所及中心、11个国家级、18个省级和12个市级科技平台组成的科研体系,主要从事稀有金属材料的基础研究、材料研究、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经过50多年的积淀,钛及钛合金材料、超导材料、粉末冶金及多孔材料、核材料、难熔金属材料、金属复合材料等一批研究领域已经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具有相当影响力。建院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863”、“973”、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军工配套等课题3000项,取得成果奖1155项(国家级31项、省部级344项),发表论文4625篇,创办了三大知名科技期刊,获得授权专利680项,开发试制新产品10000多项,先后为我国两弹一星、运载火箭、载人飞船、探月工程、天宫一号等重大项目提供关键材料。建成了我国涉及稀有金属元素最多、体系最完备、骨干设备一流的民口首个稀有金属材料科研生产基地。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以自主知识产业成果和重点产业化项目为依托,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后建成了世界唯一具备低温超导锭、棒、线材生产能力的“超导材料生产线”、航空航天用“高端钛合金棒材生产线”、国内外先进的“难熔金属材料板带材生产线”、“金属纤维及制品生产线”、 “金属复合材料生产线”以及“锂电池金属玻璃封件生产线”等10余生产线,形成了由28家公司(1个在中小板上市、3个在新三板上市)组成的国内最大的稀有金属材料产业集群,2016年生产产值达到了97.5亿元。取得了ISO9001质量体系、GJB质量体系、NADCAP无损检测认证、英国劳氏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美国ASME学会核电认证、钛材生产许可、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中核集团合格供应商、民用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许可等重要资质。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坚持“人才兴院”发展战略,培养造就了包括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名“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1名全国劳动模范、3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名“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名“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全国 “杰出工程师”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人才,现有硕士571人、博士93人、教授104人、高级职称235人、中级职称626人、高级技师及技师209人。

  50多年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先后荣获“国家创新工程奖”、“国家创新型企业”、“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防科技工业协作配套先进单位”、“军工科研项目管理先进单位”、“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首届国家期刊奖”、“全国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等殊荣。在国内外学术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也占有重要地位,是国际钛协会、国际低温材料委员会、国际普兰西难熔金属协会、国际材联、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等10多个国内外学术组织的团体会员、理事或委员单位。与美、日、德、法、俄、奥地利、波兰等国家有多项常年政府间合作与交流项目。